下半年以来,上海化工区围绕打造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,推出了一系列活动,包括召开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、诺奖科学家首次走进化工区、举办国际专家咨询会等。园区的新一轮发展由此按下“快进键”。上海化工区正在悄然转型,用创新引领迭代升级。
当前,上海化工区的转型升级已取得成效。上海化工区管委会主任马静介绍,1~9月,园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.3%;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%,高于全市增速14个百分点;累计新增项目投资6.7亿美元,完成全年目标的150%;园区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.6%;累计上缴各类税收同比增长61%。今年,化工区再次被评为全国化工园区综合发展第一名。
对标一流迭代升级
据记者了解,今年以来,园区对标国际一流化工园区,立足化工区发展实际,围绕企业关心的公用工程价格、科技创新、园区管理等问题,积极探索了科学可行的改革发展方案。对每一项改革举措,化工区坚持做到精准绘制“路线图”,确定“任务书”,定下“时间表”。
马静表示,上海化工区经过22年的发展,已正式步入“从大到强、从强到优、从优到精”的迭代升级阶段,正在谋划和实施新的发展思路,并全力推进园区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,着力做强化工产业、做优营商环境、做精管理服务,力争早日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,引领全国化工园区走向高质量发展。
对此,上海化工区提出了新一轮工作具体措施,做好强链、补链、延链等工作,加强精细化工、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落地建设。加快上海化工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,对接汽车、大飞机、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需求,推进光刻胶、硅材料、碳纤维、石墨烯等研发与制造,增强化工产业的战略支撑作用。大力发展技术咨询、物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,提升园区内部生产与服务的协同水平。增进与周边石化产业区块的联动发展,提升区域产业能级,力争到2035年使杭州湾北岸石化产业带的制造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,带动全市相关化工服务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。
细化管理提升服务
化工区对标世界一流化工园区,完善综合监管体系,筑牢安全防线。深化智慧园区建设,加快智慧工厂、智慧服务、智慧政务应用,做好监测、预警、预测等工作,确保监控更精准、决策更科学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落实“一网通办”,推进项目审批流程再造。加快推进“数据多跑路、政府上门做服务”,努力让企业到政府办事像“网购”一样方便,打响化工区精细化管理服务品牌。
同时,深化公用工程价格改革,争取在天然气、电力、蒸汽等领域取得新突破,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。上海化工区从2017年4月15日起,开始实行新的天然气经销体制和价格机制,预计全年可为区内28家企业节约用气成本近3000万元。
化工区还注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共享发展,补齐交通、医疗、教育、文体等公共服务短板,打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。加快美丽生态园区建设,确保园区内“看不到裸土”“看不到锈迹”“看不到垃圾”“看不到废物”“闻不到异味”。
创新驱动产业升级
马静介绍,上海化工区将会通过强链、补链、延链等工作,加强精细化工、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落地建设。“加快上海化工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,对接汽车、大飞机、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需求,推进光刻胶、硅材料、碳纤维、石墨烯等研发与制造,增强化工产业的战略支撑作用;大力发展技术咨询、物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,提升园区内部生产与服务的协同水平;增进与周边石化产业区块的联动发展,提升区域产业能级,我们力争到2035年使杭州湾北岸石化产业带的制造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,带动全市相关化工服务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。”马静说。
此外,化工区联合华东理工大学、上海交大、上海石化、华谊集团、上海化工im体育研究院等首批10家单位成立了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科技创新联盟,出台了《im体育研究》等,创新中心基地的规划布局工作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。